×
热门分类
微信扫码登陆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加入SketchUp吧! 微信扫码登陆

x
成百上千年以来,我们的前辈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在设计,因此有了让后人引以为荣的中国古典园林。但自从我们开始接触到一些外来的设计方式和理念后,便盲目地、不加选择地跟着跑。于是,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全中国的小区到处都是“欧陆风格”“美洲风格”式的设计,连小区的名字都变成了外文版,如“加州阳光”“巴黎春天”等。

  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不应该去学习别人先进的设计方式和理念。恰恰相反,只有多了解别人的作品,理解他们设计的背景、初衷和过程,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殖民主义”和“洋为中用”毕竟存在很大的差别。

  巴西的是一位非常值得敬重的景观设计师。Roberto Marx的作品受高更、凡高等人的影响很深,因而他的作品有时候就像一幅油画,他的设计,被很多人尤其是巴西人认为是“巴西风格”。1954年,Marx在美国景观建筑设计协会的一次演讲上说:“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你可以用植物画出高更、凡高或者塞尚的画。”但是,所有的人都认为,Marx的设计只属于巴西。因为,Marx用的是巴西土生土长的植物,所以即使将他的设计看成油画,也永远是“巴西风格”的油画。

  交流很重要,但是,交流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的模仿。笔者非常希望景观设计的同行之间就中国的景观设计问题的交流机会可以多一些。

  前段时间,哈佛的校长说,现在英国的剑大学、牛津大学不行了,这让英国人非常不高兴,因为他们认为,哈佛大学是靠英国人捐款才建起来的。的确,从发现新大陆到美国独立后的几十年,美国也是一直在英国“师傅”的教导下做所有的事情。直到1837年,也是在哈佛,一个叫爱默生(Emerson)的人,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学者》的演讲(爱默生是哈佛的名人之一,美国人甚至将他视为“美国思想之父”)。其中那段美国人引以为荣的演讲中有几句是这样说的:“美洲大陆的懒散智力,将要睁开它惺松的眼睑……我们依赖旁人的日子,我们师从他国的长期学徒时代即将结束。”这篇使美国人心中充满激情与信心的《美国学者》,后来被普遍视作美国的“思想独立宣言”。

  现在的中国,和当时的美国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也正因为如此,当代中国景观规划设计的问题,并不只是国内仍然有很多照搬、照抄国外建筑、景观工程的问题,更深层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意识到,也必须意识到中国的景观规划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设计方式和理念。

  其实,上述的这些现象、这些矛盾,并不是中国特有的,更不是当代的中国才有的。这些矛盾大致都可以归纳为两个大方面的问题:一是全球化和区域主义的矛盾;二是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矛盾。

  (1)全球化和区域主义的矛盾

  当代哲学家保罗•利库尔在《历史与真理》一书中的一段话,曾被许多谈论全球化问题的学者广泛引用:“全球化,虽然是人类的一大进步,但在某些方面却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它不仅破坏了各种类型的传统文化,而且还破坏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核心',而这个'核心'恰是构成人们阐释生命的基础。这种单一的世界文明正在消耗和侵蚀着那些缔造过伟大文明的文化资源。除了产生一些令人不安的现象外,这种威胁还表现在它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平庸无奇的文明—在世界各地,人们看到的是同样低劣的电影、同样的'角子老虎机'、同样的塑料和铝制品、同样的变得不规范的语言,等等。这就产生了一种现象:人们在'成群'地接近一种消费文化的过程中,也'成群'地停顿在了一个次文化的水平上。”

  在建筑学范畴里,对上述问题的争论似乎更早,也更激烈。早在Bahaus的“国际式”设计风格在世界流行的20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城市学家和史论家刘易斯•芒福德就率先对此提出过异议,并赞许了美国加州海湾与新英格兰地区的地域建筑设计的做法。

  清华哲学系万俊人教授认为:“文化首先是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总是地方性、民族性的,任何跨文化传统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认同都必须基于这一前提,它关系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生存理由和命运,除非人类世界不再存在民族和国家的界限。”

  因此,只要国人仍然置身于一种国际政治多极化和民族文化多元论的权利诉求(甚至包括经济模式多样化的诉求)日益强烈的大环境下,来思考全球化中的中国和中国文化,就不可能放弃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政治责任、文化责任。

  (2)传统文明和现代化的矛盾

  任何一个处于不断发展中的民族,都会产生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它必须扎根在自己历史的土壤中熔炼一种民族的精神,并且在殖民者的个性面前显示出这种精神和文明的活力;另一方面,为了走向现代化,为了融入现代文明,它又必须参与到科学、技术和政治上的理性行列中,而这种理性又往往要求它把自己全部的文化传统都纯粹地、简单地予以抛弃。虽然,现代的不一定就是没有地域特征;受了外来文化和文明的影响,也不一定意味着要完全抛弃传统。但事实上,所有的传统文明都在经受着这样的冲击:既要适应现代的发展需要,参与到全球文明中去,又要传承历史文脉。在这方面有几个成功的例子: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在遵循现代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创造出了属于芬兰的、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征的现代主义建筑,如沃尔夫斯堡文化中心、纽约国际博览会芬兰馆等;印度的查尔斯•柯里亚、拉兹•利沃尔,埃及的哈桑•法赛等遵循当地的气候特点和生活方式,通过独特的建筑形体和布局创造出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

  不难发现,中国在景观设计中亦有许多优秀的设计理念,值得设计者们继承与弘扬。如中国古典景观设计中的“对景”“借景”“衬景”“框景”等设计手法,都是为了能更巧妙地解决“小中见大”的空间扩展问题。就像中国明代的造园名家、散文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所描写的那样:“临水种花知有意,一枝化作两枝看”。

  西方现代设计往往是“用大面积的空间创造大空间的感觉”,因为他们的自然和现实条件允许他们这么做,因此,我们在盲目崇拜、接受国外现代景观设计方法和理念后,得到的往往多是形式上的东西。但是,中国“人多地少”的问题比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更突出,因此,中国的设计者在城市规划、社区规划及住宅设计的各个方面,都更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不能照抄国外的东西,“中国设计更需要用变化的空间来创造大空间的感觉”。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明显的特征。比如,邻里关系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积累起来的很重要的一个文化现象。从“现代社区规划”理论上说,“形成一个完整的积极的社区文化”是社区规划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根本上说,人作为一种群居的高级动物,很需要一种适度的交流。在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的生活里,“其乐融融”的邻里关系就是高品质生活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但现在中国在照抄、照搬国外设计和理念的同时,不知不觉地也将这些“中国规划设计”中很积极、很重要的因素抛弃了。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没有更新就没有进步。因此,中国的规划设计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去了解其它国家的文化,用严谨的心态对待自己的传统和文明。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真正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景观。

  正如爱默生的那句警言:“总有一天人们会认识到,嫉妒等于无知,模仿无异于自杀。一个人不管好坏,必须先接受自己。虽然广阔的宇宙不乏好的东西,可是如果不根植于自己的土地上,富有营养的谷粒不会自己送上门来。”期盼中国当代景观设计行业的同行、房地产开发商们、中国建设者们,用自己的方式创作出更多属于这片土地上的作品

精彩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文明用语

0

主题

95

帖子

3

红宝石

SU入学(等级1)

Rank: 1

红宝石
3

积极讨论奖

yuxiamantian55 2019-4-17 11:59:47
说的好!!!中国景观设计就是以有限的空间来包容人们无限的感受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SketchUp吧! 微信扫码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小史

SU入学(等级1)

  • 主题

    4

  • 吧币

    12110

  • 红宝石

    4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积分兑换活动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app/国土人/SketchUp吧 /京ICP备16008035号/